2020年5月8日

願使歲月靜好

Fuji Superia Premium400 (LiLai 5243-9138),2019/12,世博公園,日本大阪。
陽光下的太陽之塔,有種戲謔的巍峨。即便對建築或裝置不求甚解的我,也堪堪能理解身為岡本太郎瘋狂粉絲的旅伴那種朝聖的心理。繞到地平線以下進入本體,塔內世界清涼迷幻,一層層向上走,順敘地球歷史,人類不過是如此短暫的文明。

  城市中人人自危,減少出門、減少社交、減少生存以外的其他事項;重新管理內務、重新珍惜身旁的人、重新自處或反省以建立更健康的生活,上述皆太理想或冠冕堂皇,也至少多了若干休息耍廢的餘地,當然無薪假也不無尋常。經過新生南路,沿街小棵流蘇開得正美,卻是人煙俱散的景象。
  隨著階段性的喜訊撲天蓋地,頗又有了些現世安穩的錯覺。像是被外力搬動的烏龜,自閉膽小好一陣子,不免探頭探腳重新確認外界是否安全──龜殼是否翻覆、位移到哪裡,是苦苦掙扎還是趁機晉級,泰半是天意了。
  砍了很多課,多了很多空白時間。不需要出勤的日子我甚至可以整天不醒,直接把初春的睏盹延至炎炎夏日。有時候,醒著也很呆滯,盯著某花或某器放空,睜眼和閉眼幾乎沒有區別。

  於我而言,「觀」、「看」是不同的概念,即便字面義十分相似。
  曾經跟過一堂速寫,課題是將「注視」與「繪畫」彼此切分。為了更深刻地記憶形體,在規定注視的時段中不得動筆;計時結束開始繪畫時,則不得將眼光擴及圖紙之外──注視、繪畫、再注視、再繪畫,逐一反覆。如此,雖然在反覆交替的行為中,人卻會沉澱下來,當看則看、當畫則畫,目標明確、互相映照加以澄澈。就像把硬背下來的知識重新理順,刻劃成單點體驗,再積串成線性經驗的建構過程。更如同動態冥想,當下的藝術,秉除開容易分心的元素,使行為約束在行為本身,不橫生其他枝節。
  觀呢,大概就是超越了看。不管是往放大的全局或者往微距去深邃,更「進入」,試圖與客體同理,或外加主觀的解釋。

  過立夏,我好像還在鳥鳴澗的春夜未醒。人在城市與自然脫節,然而房子裡的剪花還是能帶出藐藐草木扶疏的趣味。前幾日,眼睜睜見得行將末路的小朵山桂花從枝椏跌落下來,反射性想起了王維的句子,覺得果然閒得太過,十分要不得。
  沒什麼前後文關係,充其量一點點牢騷的超展開(嘖)。趁著青黃不接的夏日,好像應該多邀請閒人們一起喝茶,趁機增加待客必備的插花和灑掃熱情。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hey, say something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