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6日

容器


-
美國黑土混瓷漿,還稱得上勤勞的時代,手工打樣於鶯歌。研究室裡日常了約莫三四五年。
各式茶湯咖啡檸檬水什麼的混著沒分,捧或是拎,就著油膩的嘴或乾澀的唇,粗陶表面覆著一層久經使用的潤潤的光。
-
四時夏小碗,2013  - by 5DII


-
經過幾場雨,臺北好像就這麼涼下來,晝短夜長了。

-
看別人的生活,來自我評價。被形式框架,又企圖在其中尋求質地,庸人自擾之。
裡子或面子,大抵各人自有配方。再如何凝聚離散,一個人也不會多於一個整體,比例調整罷了。

-
偶爾需要放空,或假裝一下清閒。比方說在研究室裡窩一個角落,扯起窗簾,看日光時而經過。
它空或者滿都無妨呵,重要的是態度,粗糙或細膩隨人去說。因為落點不是很均勻(本身也未必多麼水平),因而小小歪著。

2017年10月15日

那些行走的人



THINK WRONG - John Bielenberg *  Taipei Blitz
International Design Workshop 2017 |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跨系所國際設計工作營成果專刊
* 兵荒馬亂到處趕場的這年,難得可以稱得上專注、收割比較完整的合作作品

  臺北連著下了幾天的雨,停停續續的。像好不了的感冒或斷不成的月經,滴滴答答的,黏膩。好吧,我仍舊有點愁,欲說還休,也是黏黏膩膩。

  那天去國圖翻文獻,看到一本認真扎實的紙本碩士論文,名曰〈臺灣茶文化的萌芽與發展:兼論本土文化之形構〉 ,胡俊媛(好古早的1997)著,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。難得在這樣快速變換的時代,靜下心來好好讀文史,覺得學術的存在無可取代。雖然之後,我為了得到學位寫出來的,也約莫會成為眾多泡沫到幾乎不具翻看意義的垃圾碩論其一,仍舊在這樣單純為知識所感動的閱讀時光裡,感到被救贖──
-
與茶相關,並發展成一項文化模式的,歷來以英國的「紅茶文化」與日本的「茶道文化」最為著稱,又以此區分出屬於西方的「紅茶系統」與屬於東方的「綠茶系統」。一般認定中,西方的茶文化較偏向日常生活的逸趣與習慣模式的養成;東方的茶文化則通常與內在深層的哲學思維有著緊密的連結,如日本茶道是為日本文化的結晶與代表(滕軍,1994,日本茶道文化概論,北京:東方出版社)。
 -

日本文學家岡倉天心《The Book of Tea》中提到:「日本人將茗飲提升為一種審美的宗教,近而發展成為茶道。茶道是一種宗教儀節,它崇拜的對象是一些具有美感的事物。這些事物並非存在於浩瀚的天地宇宙間,而是吋在於日常生活的瑣碎事物上。它教導人們,在純粹中求得調和,在神祕中求得互愛,在浪漫中追求秩序」(岡倉天心(許淑貞譯),1984,茶之書──茶道美學,桃園:茶學文學出版社)。
-

中國傳統的飲茶藝術認為:「從品茶中可以看出品茶人的修養,品飲者所品的不僅在於茶湯本身的色、香、味等物質特性,而是通過品茶產生出種種聯想,以至於把茶擬人化,賦予人類的種種美德……,品茶如參禪,品茶時所需要的安詳靜謐的心境以及追求的自省境界,和佛教禪宗相似(劉招瑞,1989,中國古代飲茶藝術,台北:文津)。」 
-
──即便內容不是很親切(甚至引用文獻不大易考),也只是重複著唸誦覆寫,經過歷史與心意浸潤,彷彿身上世故的沈重和暑氣堆積的濁感都可以褪去一些,稍加輕盈。這些天難得擁有這樣接近永恆,相信不會輕易被潮流沖刷殆盡的時刻,踏實而篤定,宛如一道黑暗中明滅的光。
  就像某些人們,花盡一生在尋找的那種價值。不變的、肯定的、也許極為剎那的。

2017年10月6日

有時候突然懷舊



Kodak 400Tri-X,埔里廣興紙寮

  中秋剛過,天涼了一點,昨夜初十六的月亮滿圓。節日沒有回家,城市浮游,異鄉人與異鄉人擦身而過。久久見一次面的高中老同學約著一起吃了晚餐,在欲雨不雨的街頭相伴著走了一小段路。
  她們說我的無感可能只是這個年紀的一種通俗,褪去了青春的澀與熱,又還沒徹底熟透或冷卻,於是理所當然有些拉扯。沒什麼代表性的曠世巨作,也還沒甘於踏實穩妥的生活,任性而自我衝撞地沉寂著──聽起來頗慘。心輔領域的朋友斷定了我的躁鬱習性,並且提示現在應該在低點之後會好的,然而我表示真正的低點大概還沒完全來臨吧(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