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26日

與身體的緣份


Fuji X-tra400 (LiLai 5239_9134),2019/12,伏見稻荷大社,日本京都。
與內文沒什麼關係,頂多鳥居牌匾的藥力大神有一丁點正相關。陽光在山那頭已經很熾熱了,山陰還是清涼清涼的。彼此相映相就,激越的顯著的明亮的另一面,大約就是幽玄的概念吧。

  又是個例行推拿的日子,恰逢端午,道家的師傅趁午時在店外設了案晒羅盤,不曉得和家裡的三節祭祖拜拜是否異曲同工。幾天都沒下下來的雨,灰了雲層幾回,臺北依舊無比乾旱。海島形氣候多潮溼,好比中華料理最典型的蒸烹,體感溫度之高,趕超了熱季的印度。
  去年阿密達巴道場回來,水土未服像是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,髂腰肌急性大發炎至此,大約一年了。對於這個難得而顯著的、糾纏不止的傷,我其實很感謝。不管如何心不甘情不願,它就像某種良藥苦毒,引領了新的認知方向和更深邃的療癒。

2020年6月1日

水色或是波光

貳零零捌年初的棚拍,堆疊裹纏分項裝箱收束,老作品不見天日至今。
感謝半月前來作客的兩位茶友催促,重新盤點,原來身邊孩子們真不少,著實不寂寞。

  在基隆下課時天氣很好,天空澄澈,雲層在千里之外。好像不管來自哪裡,頂著陽光行走,就能直達夏天。
  步行過橋的時候,看見海面波紋散開,很美的摺皺,便似柔滑細緻的絲緞被風拂動,小家碧玉的情調。定睛撇開晃眼的水光,水面下有幾尾灰黑色大魚昂頭擺尾,迎著城市排水口的壓差逆游著,在一團不明朗的橄欖綠色中低調神隱。
  大概接觸到事物的本質(即便只有冰山一角)之後,便再不能被純粹的表象簡單打動了。我只希望自己能時常跳出既有的水溫,穿透到外面,去相信下一個初次的直觀感觸,或重新撿拾一些信心。
  水色或波光,輕輕淺淺,有時曖曖含光,有時海市蜃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