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3月9日

週六,臺北城

水門市場附近,夜市邊的單行道,曼谷,泰國。5DII。
理所當然圖文不符,是月前在異地一個人前往瑜珈課的路上。

  日日夜夜、這裏那裏、生活或者戲,皆如流水。
  昨天剛從埔里往北,心尚偏著,便赴了一場夜晚的工作約。今週六,早晨例行瑜珈課,多虧了勤奮的老同學,在寒冷而雨溼的寤寐城市,還來捧我的場。大休息聽蕭邦鋼琴,和著窗外的雨有點出離,然而仔細想來並沒有懷想的客體,也無風雨也無晴,只是琴聲和雨聲。回到客居處,略有一點不滿足,在漸大的雨中以貝多芬的熱情煮了午餐,貝多芬很好,食物裹腹而已乏善可陳。下午拜訪了朋友夫婦,終於親見也抱到初生三個月的嬰兒,想到英文第三人稱是無男無女的它,想到人類幼態持續中被澆灌以飽滿的愛和陪伴,莫名有些感動。嬰兒的父親攏著孩子拍拍哄睡,邊跟我說著工作內容和新的業務合作模式之類,溫馨又微妙。晚餐以文字打發,在書店盲目尋找巴別塔,看了胡晴舫和卡爾為諾的城市,才恍然舊約說的那座塔和那座城市,既不是塔也不是城市。書店的背景音是英雄所見略同的雨滴前奏曲和月光,戚戚然也。晚上第一次在大稻埕戲苑看表演,說一個一甲子的三角戀,誰先愛上他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,保留古典戲劇的留白感為整體加了很多分。大抵太常在人群中看戲,於是在戲中,除了場佈視覺,我便只能看人了。身段真好,唱腔很棒,有一幕群舞很美,裸體也還算有看頭。散場時雨停,溼溼的柏油和仿古燈的迪化街,看客三兩成對,有人吊嗓子唱了兩三句戲中的轉折。身邊經過三個長頭髮的少女,聊剛才的劇目和學校瑣事,大約是學舞或學戲的孩子。
  縱使相逢應不識呵,流水線如我,明日的我又將流過今日的我。

2019年3月3日

茶客名錄

Kodak PPN 160(exp. 11/2004 or 04/2005)。Mamiya RB67。新莊麗來沖掃。埔里黃宅正廳。
春節那幾天,晒榖場的鎮院庭樹,關節處有一簇小小的枝芽,偶爾見到葉隙漏出來的光。


  茶友於我,訪客之於工作室,行為藝術的蒐集。
  抹茶道總愛用一些諸如侘寂、一期一會等語言,來提示某種易於誤解為狷介的、高雅或難能的品格。然而喝茶也不過就是一個日常罷了,就像早晨應該唱頌梵文,行拜日式作為一日之始,對祖輩寄予敬意也向身體問個早安;就像每日必須檢視所思所行,不論多寡地去書寫流水帳、經文或可能有點意義的篇章,藉此整頓自己;就像清洗、工作、休息、社交和按部就班的其他事情。不管有沒有一個必須的步驟或儀軌,喝茶多半是自己的事。若能與人分享一二,則是可遇不可求的緣份了。
  跨度半年,名錄邁入三十來組,交情僅此而已有之,與不同訪客組合二三四刷者有之。舊朋自然居多,偶爾,也會遇到雖然沒說過幾句話卻覺得能夠盡一席茶緣的新朋友,能說出口的邀請真沒幾個,大概也有七八成的答約機率。
  身為茶主人,我飄忽的狀態或誠意另論,觀察坐到席前的來客,著實非常有趣。有不把自己當外人到近乎魯莽的男人、客氣到顯得有些小心的好友、不求甚解認真感受當下的老同學、話題句點但頗見自在的人、因為害怕冷場而找尋話題的人、孜孜不倦想把一切行茶程序都問得很清楚的人、告別之後回頭推敲主題細節的人、遠離手機便不知所措的人、根本不在意環境只顧交流感情的人、專心品評茶湯或不明覺受的人……席上二人、三人或更多人,相同的茶品會因為參與的人、他們的心境,去呈現相異的表現;茶客和主人的默契也直接關係了行茶的時間流速和往來步調,拘束、滯澀、流暢、親密、隨意或推己及人,好像茶只是一個物理介質,真正品飲的乃是其人本身的特質、現場一同創造的故事、感受和情結。喝茶作為一個日常功課,我樂於收集這些片段,記得與誰一起喝了什麼茶辨出什麼香,誰的家教甚好、sense卓越、tone調超前,或聊到了另外哪個誰,等等等等。
  謝謝你們,謝謝這些相遇,讓孤僻的我能為斗室開出許多窗,看窗外春光紛呈。